黄土高原森林植被景观的特征分析

被引:10
作者
张金屯 [1 ]
李斌 [2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
[2] 中北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系
关键词
森林植被; 景观特征; 植被恢复; 黄土高原;
D O I
10.16089/j.cnki.1008-2786.2006.01.001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用1∶50万森林类型图为信息源,以G IS为手段,对黄土高原地区森林景观类型斑块的大小、形状以及空间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地区27类森林总面积仅64 980.7 km2,共有斑块数5 890个,林斑平均面积较小,且分布不均,森林景观破碎化程度较高。森林景观以华北落叶松林、山杨林、油松林、辽东栎林等为优势类型。黄土高原森林景观类型的形状指数值都比较大,说明森林斑块的形状明显偏离于圆形和方形,多为狭长的不规则形,其斑块的边界率都比较高。不同类型森林分维数变化较大,这也表明黄土高原森林景观破碎化程度较高,景观异质性较大。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黄土高原地区植被与气候的关系 [J].
李斌 ;
张金屯 .
生态学报, 2003, (01) :82-89
[2]   基于RS与GIS的陇东黄土高原土地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J].
马安青 ;
陈东景 ;
王建华 ;
高小红 ;
周月敏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2, (03) :56-59
[3]   景观格局的数量研究方法 [J].
张金屯 ;
邱扬 ;
郑凤英 .
山地学报, 2000, (04) :346-352
[4]   北京地区植被景观中斑块形状的指数分析 [J].
刘灿然 ;
陈灵芝 .
生态学报, 2000, (04) :559-567
[5]   北京地区植被景观斑块形状的分形分析 [J].
刘灿然 ;
陈灵芝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0, (02) :129-134
[6]   黄土区农业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J].
傅伯杰 .
生态学报, 1995, (02) :113-120
[7]  
Toshihide Hamazaki.Effects of patch shape on the number of organisms[J].Landscape Ecology,1996
[8]  
张金屯主编.应用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9]  
傅伯杰等编著.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