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地球物理为先导,开展残留盆地的油气勘探

被引:9
作者
刘光鼎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地球物理; 残留盆地; 油气勘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0.8 [];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通过回顾人类对固体地球的认识过程,说明了地球物理的先导作用.结合中国大陆构造格架及演化史讨论,重点阐述了前新生代海相残留盆地是中国油气二次创业的主要方向,进而从论述前新生代残留盆地的基本特征出发,提出了地球物理工作者所面临的任务、研究思路与方法,强调了要遵循“一、二、三、多”的综合地球物理解释原则,最后又指出,要重视开展针对前新生代残留盆地的沉降史、热史、生烃史和运聚史的动态数值模拟工作.
引用
收藏
页码:1154 / 115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东海陆架区中北部前第三系基底综合地球物理研究 [J].
吴健生 ;
陈冰 ;
王家林 .
热带海洋学报, 2005, (02) :8-15
[2]   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在大庆油田的技术成果要览 [J].
李幼铭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3, (01) :5-18
[3]   雄关漫道真如铁——论中国油气二次创业 [J].
刘光鼎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2, (02) :185-190
[4]   珠江口盆地基底结构的综合地球物理研究 [J].
王家林 ;
张新兵 ;
吴健生 ;
陈冰 ;
钟慧智 ;
郝沪军 ;
李平鲁 ;
苏乃容 .
热带海洋学报, 2002, (02) :13-22
[5]   波动方程辛几何算法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流程及应用 [J].
刘礼农 ;
刘洪 ;
李幼铭 ;
李建勇 ;
李冰 ;
陈树民 ;
范兴才 ;
张尔华 ;
裴江云 ;
年静波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2, (02) :134-140
[6]   前新生代海相残留盆地 [J].
刘光鼎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1, (02) :1-7
[7]   中国大地构造宏观格架及其与矿产资源的关系——根据地球物理资料的认识 [J].
刘光鼎 ;
郝天珧 ;
刘伊克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7, (02) :113-118
[8]   油气沉积盆地的综合地球物理研究 [J].
刘光鼎 ;
肖一鸣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85, (05) :445-454
[9]  
中国典型含油气盆地综合地球物理研究[M]. 同济大学出版社 , 王家林,吴健生主编, 1995
[10]  
朱夏论中国含油气盆地构造[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朱夏编著,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