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主体功能区产业布局——基于产业梯度转移理论的思考

被引:12
作者
曹洪华
闫晓燕
洪王牙
机构
[1]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产业梯度转移; 环境成本; 主题功能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随着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实施,对产业布局提出了新的标准,强调把产业布局在区位优势明显、环境承载力高的重点和优化开发区。对产业梯度转移的一般规律在我国的应用提出了质疑。通过东西部传统产业比较优势的对比,做出西部传统产业向东部逆向转移并承接高新产业的结论,提出了对该模式的可行性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339 / 34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论东部产业集群对西部开发的影响——对传统“梯度转移”理论的一种质疑 [J].
刘艳 .
经济问题探索, 2004, (01) :22-25
[2]   是什么阻滞了梯度推进及产业转移 [J].
王傲兰 .
安徽决策咨询, 2003, (08) :50-51
[3]   低梯度陷阱与跨梯度超越——对一个发展理论的思考 [J].
廖才茂 .
当代财经, 2002, (09) :11-14
[4]   中国现阶段的产业区域转移及其动力机制 [J].
陈建军 .
中国工业经济, 2002, (08) :37-44
[5]   区际产业转移的内涵、机制、效应 [J].
陈红儿 .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02, (01) :16-18
[6]   浅谈区域产业转移和结构优化的模式 [J].
曹荣庆 .
中州学刊, 2001, (06) :111-113
[7]   策应产业转移是欠发达地区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 [J].
蒋文军 ;
孙宏军 .
工厂管理, 2001, (06) :26-27
[10]  
主体功能区区划与建设[M]. 重庆大学出版社 , 杜黎明,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