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鄱阳盆地含油气保存单元及评价

被引:12
作者
梁兴
巫向阳
叶舟
张廷山
刘家铎
徐克定
机构
[1] 西南石油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2] 中国石化滇黔桂石油勘探局
[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浙江勘探分公司
[4] 成都理工大学
关键词
叠合盆地; 油气藏; 含油气保存单元; 综合评价; 海相; 南鄱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呈“上张下压”结构的南鄱阳叠合盆地,K2—E含膏泥岩区域盖层构筑了晚期的整体封闭保存体系,以P1m、P2l、T3a为主体的海相烃源岩具备晚期生烃潜力和油气运聚成藏条件,造就了海相烃源沉积重建型含油气保存单元并可细分出7个含油气保存单元。通过油气成藏因素系统解剖,认为存在古生古储、古生新储两种油气成藏类型,输导体系直接影响油气成藏,以小型—微小型油气藏为主,P2l砂岩、P2ch灰岩、T3a砂岩和白垩系底砾岩是油气主要赋存目的层系。江埠—二甲村、向塘—前坊含保存单元勘探前景较好(ⅡB),值得加快浅层海相烃源油气藏探索步伐,位于余干北—鸣山西的对冲前缘构造带是浅层油气藏的现实勘探区带。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3+26 +26-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南方海相油气勘探思路与选区评价建议 [J].
梁兴 ;
马力 ;
吴少华 ;
雷广才 .
海相油气地质, 2001, (03) :1-16
[2]   南鄱阳凹陷油气系统分析及勘探前景 [J].
徐云俊 ;
赵宗举 ;
周松源 ;
吕福亮 .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6) :12-16+88
[3]  
中国南方大地构造和海相油气地质[M]. 地质出版社 , 马力[等]著, 2004
[4]  
滇黔桂海相碳酸盐岩地区最佳油气保存单元的评价与选择[M]. 贵州科技出版社 , 杨惠民等编著, 1999
[5]  
中国石油地质志[卷九]—江汉油田. 戴世昭,赵中坚,訾祖耀等. 石油工业出版社 .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