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地区农作物生长季热量资源变化特征

被引:24
作者
姜晓艳 [1 ]
张菁 [1 ]
高杰 [2 ]
陈鹏狮 [3 ]
臧俏冰 [4 ]
姜淼 [1 ]
机构
[1] 沈阳市气象局
[2] 沈阳区域气候中心
[3] 辽宁省气象局
[4] 东北财经大学
关键词
沈阳地区; 热量资源; 界限温度; 持续日数; 积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8.02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1958—2009年沈阳地区7个气象站逐日平均气温资料,采用常规统计方法分析了农作物生长季界限温度的热量资源变化趋势。以此为当地在气候变暖的环境下,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探讨因升温所带来的利弊关系,促进农业经济稳步发展。结果表明:沈阳地区农作物生长季各界限温度普遍存在始日提前、终日推后,持续时间延长,积温明显增多的变化趋势。≥0℃持续日数趋势延长11 d,活动积温趋势增加340℃.d;≥5℃持续日数趋势延长13 d,积温趋势增加359℃.d;≥10℃持续日数趋势延长12 d,积温趋势增加305℃.d;≥20℃持续日数趋势延长8 d,积温趋势增加326℃.d。初(终)日的地域分布特点为城市早(晚)于乡村、南部早(晚)于北部;不同界限温度下的积温变化特征为城市多于乡村、南部多于北部。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1958—2009年本溪地区气候变化特征 [J].
刘闯 .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0, 26 (05) :57-60
[2]   我国东北夏季气温年代际变化特征及与太平洋海温异常关系的研究 [J].
李菲 ;
李辑 ;
管兆勇 .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0, 26 (03) :19-26
[4]   农业气候资源综合评价方法研究——以辽宁省为例 [J].
纪瑞鹏 ;
陈鹏狮 ;
冯锐 ;
张淑杰 ;
武晋雯 ;
张玉书 .
自然资源学报, 2010, 25 (01) :121-130
[5]   东北地区近46年玉米气候资源变化研究 [J].
贾建英 ;
郭建平 .
中国农业气象, 2009, 30 (03) :302-307
[6]   温州市农业气候资源分析 [J].
侯球锋 ;
季海滨 ;
杨林燕 ;
苗志华 ;
章爱华 .
中国农业气象, 2009, 30(S2) (S2) :260-263
[7]   基于水热因子的玉米物候模拟 [J].
李荣平 ;
周广胜 ;
刘景利 ;
史奎桥 ;
梁涛 .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9, 25 (03) :19-23
[8]   1985—2005年锦州地区大豆物候期变化及气候响应 [J].
刘景利 ;
杨扬 ;
史奎桥 ;
张丽华 ;
周丽坤 ;
梁涛 .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7, (04) :29-32
[9]   辽西地区热量资源分析与栅格化 [J].
尹洪涛 ;
刘新安 ;
刘寿东 ;
纪瑞鹏 .
资源科学, 2006, (01) :169-173
[10]   黑龙江省水稻主栽品种热量指标鉴定及应用 [J].
南瑞 ;
高永刚 ;
闫平 ;
韩俊杰 .
黑龙江气象, 2005, (04) :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