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与瓦斯突出微观机理研究

被引:42
作者
王继仁
邓存宝
邓汉忠
机构
[1]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2]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辽宁阜新
关键词
突出机理; 电磁波; 量子力学; 量子化学;
D O I
10.13225/j.cnki.jccs.2008.02.016
中图分类号
TD713.1 [];
学科分类号
081903 ;
摘要
构建了煤表面与CH4的吸附模型,采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DFT)理论计算方法,在B3LYP/6-311G计算水平上,对构建的煤与CH4分子吸附伴生体系结构进行优化,得到了吸附平衡态的几何构型,计算了吸附能和振动频率,从而得出煤与瓦斯突出微观机理:在矿井生产中,由地震、开采等引起采掘工作面围岩应力变化导致煤岩体破裂,煤岩体破裂产生频率范围宽广的电磁波.由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得到煤与瓦斯的吸附为物理吸附,吸附能为1.16 kJ/mol.煤与CH4吸附形成的伴生分子体系以量子化形式吸收宽频电磁波,导致该体系由基态变为激发态,使得瓦斯由吸附态脱附变为游离态,形成大量的游离态瓦斯,在弱面发生煤与瓦斯突出.
引用
收藏
页码:131 / 13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岩石破裂电磁辐射频率与弹性参数的关系 [J].
龚强 ;
胡祥云 ;
张胜业 ;
张荣 ;
郝小柱 .
地球物理学报, 2006, (05) :1523-1528
[2]   煤层瓦斯形成的构造地质条件及瓦斯灾害预防 [J].
冯明 ;
宫辉力 ;
陈力 .
自然灾害学报, 2006, (02) :115-120
[3]   中国地震电磁现象的岩石实验研究 [J].
王继军 ;
赵国泽 ;
詹艳 ;
卓贤军 ;
汤吉 ;
关华平 ;
万战生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5, (02) :22-28
[4]   岩石受压破裂的ULF和LF电磁前兆信号 [J].
钱书清 ;
郝锦绮 ;
周建国 ;
高金田 .
中国地震, 2003, (02) :7-14
[5]   岩石变形过程中红外辐射的实验研究 [J].
董玉芬 ;
王来贵 ;
刘向峰 ;
代立强 .
岩土力学, 2001, (02) :134-137
[6]   电磁辐射法预测煤与瓦斯突出原理 [J].
王恩元 ;
何学秋 ;
聂百胜 ;
刘贞堂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0, (03) :3-7
[7]   煤结构的研究及其发展 [J].
陈昌国 ;
鲜学福 .
煤炭转化, 1998, (02) :7-13
[8]   伴随岩石破裂的VLF,MF,HF和VHF电磁辐射特性的实验研究 [J].
钱书清 ;
任克新 ;
吕智 .
地震学报, 1996, (03) :69-74+136
[9]   岩石破裂电磁辐射的频率特性 [J].
郭自强,刘斌 .
地球物理学报, 1995, (02) :221-226
[10]   岩石破裂过程中超长波段的电、磁信号和声发射的实验研究 [J].
曹惠馨,钱书清,吕智 .
地震学报, 1994, (02) :235-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