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制造业比较优势的多源性研究

被引:4
作者
王图展
张跃
机构
[1]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区域制造业; 比较优势; 要素禀赋; 多源性;
D O I
10.19571/j.cnki.1000-2995.2018.08.006
中图分类号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摘要
比较优势理论在区域经济分析中的应用由来已久,然而非议颇多。这不仅是因为比较优势的概念定义和识别路径存在混淆,而且数据的可获性问题导致实证检验被长期搁置。本文建立显示性比较优势、潜在比较优势作用机制的实证分析框架,并基于两个时期我国区域制造业比较优势的时空演变进行空间计量检验。结果表明,技术水平、要素禀赋、规模经济、集聚效应、制度因素都是区域制造业显示性比较优势的重要来源。本文的启示在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战略并不排斥外生、内生多种因素的作用,比较优势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其实是多元的,不应当独尊一术。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5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国有与非国有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差异分析——基于资源配置效率与平均生产率 [J].
龚关 ;
胡关亮 ;
陈磊 .
产业经济研究, 2015, (01) :93-100
[2]   规模经济、动态比较优势与产业升级——基于门限回归的实证研究 [J].
陈飞翔 ;
林善波 .
上海管理科学, 2013, 35 (04) :64-68
[3]   国有经济的投资效应研究——基于中国工业制造业28个行业的实证分析 [J].
王文成 .
中国工业经济, 2013, (07) :134-146
[4]   结构改革与中国工业增长 [J].
张军 ;
陈诗一 ;
Gary HJefferson .
经济研究, 2009, 44 (07) :4-20
[5]   经济发展战略与中国的工业化 [J].
林毅夫 ;
刘明兴 .
经济研究, 2004, (07) :48-58
[6]   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J].
林毅夫 ;
李永军 .
管理世界, 2003, (07) :21-28+66
[7]   比较优势差异、变化及其对地区差距的影响 [J].
蔡昉 ;
王德文 .
中国社会科学, 2002, (05) :41-54+204
[8]   发展战略、自生能力和经济收敛 [J].
林毅夫 .
经济学(季刊), 2002, (01) :269-300
[9]   新贸易理论、比较利益理论及其经验研究的新成果:文献综述 [J].
杨小凯 ;
张永生 .
经济学(季刊), 2001, (01) :19-44
[10]   我国地区比较优势研究 [J].
国家计委投资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区域所课题组 .
管理世界, 2001, (02) :4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