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盆地下侏罗统磨拉石楔沉积与含油性研究

被引:3
作者
朱同兴
尹福光
蒲心纯
苟汉成
周明辉
张贵权
机构
[1] 地矿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地矿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地矿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滇黔桂石油地质科学研究所,滇黔桂石油地质科学研究所,滇黔桂石油地质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磨拉石楔; 沉积相; 下侏罗统; 楚雄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楚雄盆地为一中生代周缘型走沿前陆盆地.通过对下侏罗统冯家河组沉积特征的详细研究与对比,作者认为早侏罗世是楚雄前陆盆地强烈坳陷与沉降的主要发展时期,从早期到晚期经历了一个突然变深又变浅的典型前陆盆地充填过程.在前陆冲断块体的不断逆冲和加载条件下,楚雄盆地西部早侏罗世沉积物的来源主要为哀牢山造山带隆起,其沉积环境以滨、浅湖或湖泊三角洲为主。位于盆地东北部的永仁中和、大姚龙街等地区的早侏罗世沉积物则来源于元谋古隆起,沉积特征亦显示其为滨、浅湖或湖泊三角洲相.位于盆地中部的楚雄会基关地区(楚参一井),下侏罗统沉积厚度急剧增加,测井曲线、录井资料以及岩心薄片鉴定、粒度分析均显示其沉积环境为深湖夹浊积砂体。在新平叠社莫一带也发现有深湖相泥灰岩或灰泥岩沉积.由此表明,早侏罗世楚雄前陆盆地的沉降与沉积中心已经从晚三叠世的古哀牢山前缘向NE迁移至楚雄会基关以及新平叠社莫一带,盆地内的沉积物呈明显的前陆楔形体充填.大姚龙街地区冯家河组第三段中首先发现的沥青砂岩进一步增强了楚雄盆地产油气的可能性.根据产状,沥青砂岩分为缝隙型和粒间孔型两类.它们同产于逆韵律结构发育的湖泊三角洲相沉积层序。因此,对该区下侏罗统缝隙型圈闭以及岩性圈闭构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23
页数:13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