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穆斯林城市社会适应性实证研究——以兰州市回族、东乡族为例

被引:8
作者
高翔 [1 ]
张燕 [1 ]
鱼腾飞 [2 ]
宋相奎 [1 ]
机构
[1]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不详
关键词
流动穆斯林; 城市社会适应性; 逐步回归分析; 兰州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5 [民族学、文化人类学];
学科分类号
0304 ; 030401 ;
摘要
本文以兰州市流动穆斯林为例,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流动穆斯林城市社会适应性现状及影响因素,结论如下:流动穆斯林城市社会适应性综合水平很低,"自我认同"因子最低,"城市归宿"次之,"身份判断"最高;流动穆斯林城市社会适应性有明显个体差异,文化程度和家庭月经济收入对其有明显正向促进作用,职业的影响不显著,年龄的影响出现波动现象;民族因素及文化认同是影响流动穆斯林城市社会适应性的深层次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77 / 8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过程、测量及影响因素 [J].
任远 ;
乔楠 .
人口研究, 2010, 34 (02) :11-20
[2]   西方学者关于移民城市适应性研究的理论综述 [J].
钱锦 .
理论界, 2010, (03) :205-206
[3]   兰州市流动穆斯林城市适应性分析 [J].
高翔 ;
程慧波 ;
鱼腾飞 .
中国人口科学, 2010, (01) :101-110+112
[4]   回族流迁人口城市适应过程研究的理论探讨 [J].
高翔 ;
王乃昂 ;
程慧波 .
西北人口 , 2009, (04) :105-107+111
[5]  
伊斯兰教对民族教育的影响——以临夏回族自治州为例[J]. 丁明俊,马俊华.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5)
[6]   外来穆斯林的城市适应状况——来自厦门市外来少数民族城市适应的调查报告 [J].
龚坚 .
青海民族研究, 2007, (02) :42-45
[8]   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文献述评 [J].
任远 ;
邬民乐 .
人口研究, 2006, (03) :87-94
[9]   被动城市化群体城市适应性与现代性获得中的自我认同——基于南京市561位失地农民的实证研究 [J].
张海波 ;
童星 .
社会学研究, 2006, (02) :86-106+244
[10]   西北大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若干特点论析——以甘肃省兰州市为例 [J].
汤夺先 .
民族研究 , 2006, (01) :31-4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