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30
作者
朱晶
赵瀛
王蓓丽
吴炯
宋斌斌
张春燕
郭玮
潘柏申
机构
[1]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检验科
关键词
不合格血液标本; 医院检验科; 分析前环节; 血液标本质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446.11 [血液学检验];
学科分类号
100208 ;
摘要
目的分析不合格血液标本产生的原因和制定相应对策,确保分析前环节的标本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至2012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检验科接收住院患者不合格血液标本5 933例。以不合格率描述不合格标本的情况,采用PearsonX2检验比较不同种类的抗凝管发生标本凝块和标本量少的风险。结果 2008年至2012年真空采血系统采集的血液标本的不合格率分别为1.49‰、0.76‰、0.52‰、0.50‰和0.47‰,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血液标本的6大不合格原因依次为标本凝块、标本量少、标本抽错管、条码问题、送检超时和重复采血。其中以柠檬酸钠抗凝管发生标本凝块和标本量少的情况最多。结论检验科需加强与护理部和临床部门之间的联系,及时沟通反馈不合格标本的情况,寻找原因并制定和实施改善措施,共同努力确保分析前环节的血液标本质量。
引用
收藏
页码:288 / 29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Role of training activities for the reduction of pre-analytical errors in laboratory samples from primary care[J] . Clinica Chimica Acta . 2011 (1)
[2]  
To err is human. To misdiagnose might be deadly[J] . Mario Plebani,Giuseppe Lippi.Clinical Biochemistry . 200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