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与财政:一个财政社会学研究框架

被引:8
作者
刘志广
机构
[1] 上海行政学院
关键词
民生; 基本权利平等化;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财政社会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12 [中国财政];
学科分类号
020203 ;
摘要
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和规模不能作为衡量民生财政的标准。讨论中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问题必须在进一步明确民生这一概念的内涵的基础上探讨民生问题的实质并建立一个分析民生与财政关系的理论框架。本文通过概念辨析将民生看成是生活机会与可行能力的函数,进而将民生问题的实质界定为基本权利平等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根据财政社会学思想,本文将财政制度看成是对生活机会和可行能力的基本制度安排,进而在区分财政制度类型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财政制度安排与生活机会和可行能力的内在逻辑联系。最后,本文根据该理论框架从三个方面对中国民生与财政关系研究提出了初步设想。
引用
收藏
页码:92 / 9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财政与民生[M].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高培勇, 2008
[2]  
新财政社会学研究[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刘志广, 2012
[3]   权力资源、生活机会和财政体制——论我国“三农”问题及农村税费改革思路 [J].
刘志广 .
经济学家, 2003, (05) :42-50
[4]  
The Idea of Welfare and Welfare State. Hamlin Alan. Public Finance and Management . 2008
[5]  
Revenues,State Formation,and the Quality of Governanc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Mick Moore. International PoliticalScience Review . 2004
[6]  
Life Chances:Approaches to Social and Political Theory. Ralf Dahrendorf. . 1979
[7]  
Dahrendorf,R. Life Chances . 1979
[8]  
Life Changes:Approaches to Social and Political Theory. Dahrendorf,R. . 1979
[9]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 商务印书馆 , (英)A.斯密著, 1972
[10]  
旧制度与大革命[M]. 商务印书馆[法]A·de 托克维尔(Alexis de Tocqueville) 著,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