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黑胫病菌Leptosphaeria biglobosa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11
作者
郝丽芬 [1 ,2 ]
宋培玲 [1 ,2 ]
李子钦 [2 ]
包玉英 [1 ]
李强生 [3 ]
胡宝成 [3 ]
机构
[1] 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3]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油菜黑胫病; 菌丝体生长; 分生孢子; 产孢量; 光温; 碳源; 氮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5.654 [油菜子(芸苔)病虫害];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为了解我国油菜黑胫病病原菌(Leptosphaeria biglobosa)的生物学特性,在实验室里研究了温度、pH值、光照、碳源及氮源等条件对该病菌营养生长及分生孢子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病原菌在5℃~35℃均可进行营养生长并产孢,最适生长和产孢温度为25℃;在pH4~10的范围内该菌均能生长并产孢,在pH7的条件下生长最快,产孢最多。光暗交替有利于菌丝生长和产孢,而持续光照不利于菌丝生长,尤其不利于产孢。最适的碳源、氮源分别是可溶性淀粉、牛肉膏。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为52℃。
引用
收藏
页码:419 / 424
页数:6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