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株系循环法”

被引:35
作者
陆作楣
陶瑾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
关键词
农作物良种繁育; “株系循环法”;
D O I
10.16590/j.cnki.1001-4705.1999.04.039
中图分类号
S511.103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株系循环法”及其变型(“自交混繁法”和“近交混繁法”),是应用于不同授粉方式的农作物原种生产新技术。它的主要特点是建立保种圃,逐步消除育种剩余变异,将“三圃制”中的株行圃和株系圃融为一体。应用众数选择对保种圃进行连续鉴定,并在开放授粉条件下混合繁殖。实践证明:“株系循环法”具有多快好省的优点,构成了农作物良种繁育新的技术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3 / 5+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棉花“自交混繁法”原种生产技术研究 [J].
陆作楣 ;
承泓良 ;
焦达仁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0, (04) :14-20
[2]   用“自交混繁”法生产油菜良种附视频 [J].
黄正行 ;
朱仁林 .
种子, 1990, (05) :60-61
[3]   棉花自交的遗传效应及良种繁育技术研究 [J].
陆作楣 ;
承泓良 ;
焦达仁 ;
束世山 ;
邵明玉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1990, (01) :69-75
[4]   自花授粉作物良种繁育技术研究 [J].
陆作楣 ;
黄先觉 ;
刘佑斌 .
种子, 1985, (02) :1-5
[5]   试论农作物良种繁育的技术路线问题附视频 [J].
陆作楣 .
种子, 1983, (04) :4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