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油(气)饱和度与油(气)运移的关系

被引:8
作者
王志欣
张一伟
机构
[1] 石油大学!北京
关键词
油(气)饱和度; 毛细管力; 连续油相; 油气运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0.1 [成因];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油 (气 )在岩层中必须达到某一门限值 (临界饱和度 )才开始运移的观点并不正确。在输导层中 ,油气运移(二次运移 )的主要条件是运移动力必须大于毛细管阻力和摩擦阻力。油气运移的动力由水动力和浮力提供 ,均与连续油 (气 )相长度有关 ,只要连续油 (气 )相长度足够长 ,油气就能发生运移。因此 ,输导层中的油 (气 )运移与含油 (气 )饱和度并不存在必然关系。盖层和烃源岩层基本上是无渗透性的 ,油 (气 )要发生渗漏和运移 ,必须要在连续油相两端形成 10MPa以上的压差 ,在岩层内部仅靠剩余压力是无法达到的 ,所以只有突发事件才能使烃源岩中的油 (气 )发生运移 (初次运移 ) ,与油 (气 )饱和度没有关系。在动力压差一定、孔隙结构和润湿性不变的储层中 ,水驱油最后可达到一个较稳定的残余油饱和度 ,但改变水驱条件 (动力、孔隙等 ) ,则残余油饱和度亦必然发生变化。所以 ,油 (气 )是否能够运移 ,取决于连续油 (气 )相的长度 ,而不由含油 (气 )饱和度决定
引用
收藏
页码:197 / 200+213 +21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油气盆地数值模拟方法[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石广仁著, 1999
[2]  
断陷盆地油气二次运移与聚集[M]. 地质出版社 , 查明著, 1997
[3]  
油气藏封盖研究[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吕延防等著, 1996
[4]  
排烃门限控油气理论与应用[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庞雄奇著, 1995
[5]  
油层物理[M]. 地质出版社 , 罗蛰谭主编, 1985
[6]  
油气层渗流力学[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葛家理编,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