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话含意推导

被引:10
作者
吴炳章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外语学院
关键词
“基于模型的语用推理”理论; 语篇表征理论; 会话含意; 常规推理;
D O I
10.13978/j.cnki.wyyj.2007.03.001
中图分类号
H0 [语言学];
学科分类号
030303 ; 0501 ; 050102 ;
摘要
本文在“基于模型的语用推理”的框架内,参照语篇表征理论的表述系统,探讨会话含意推导的形式化。话语有两种意义成分,一是话语的命题意义,二是话语所携带的信息;前者是稳定的,后者是依赖语境的、是动态的。话语的意义是命题意义和话语信息的复合。话语意义的理解同语用推理过程在认知上是一致的,运用的是泛因果关系的“说得通的解释”的非单调推理。认为这个解释“说得通”使得认知主体有义务证明自己的信念。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在扩充DRT的语言基础上建立一个形式化系统,话语的意义首先在语篇基础上得到真值条件解释,然后在语境中根据“说得通的解释”原则,在语境中寻找话语信息以证明自己信念的合理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112 +11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常规推理与“格赖斯循环”的消解 [J].
徐盛桓 .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6, (03) :163-170+240
[2]   含意与合情推理 [J].
徐盛桓 .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5, (03) :163-169+240
[3]   论语用推理的逻辑属性——形式语用学初探 [J].
蒋严 .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2, (03) :18-29
[4]   常规关系与认知化——再论常规关系 [J].
徐盛桓 .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2, (01) :6-16
[5]   含意本体论研究 [J].
徐盛桓 .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6, (03) :21-27+80
[6]  
Syntax and semantics of questions[J] . Lauri Karttunen.Linguistics and Philosophy . 197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