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8 条
中天山及其北麓的降水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被引:11
作者:
李霞
任宜勇
汤浩
陈洪武
机构:
[1]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2] 新疆气象局
[3] 新疆环境气象中心
[4] 新疆气象局 甘肃兰州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5] 新疆乌鲁木齐
来源:
关键词:
中天山北麓;
降水;
大气可降水量;
水汽收支;
径流;
冰川;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8.024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中天山地带85.0°~90.0°E,42.5°~45.0°N范围内17个气象站1961—2000年的降水、气温观测数据及美国NCEP/NCAR1950—2000年再分析月平均资料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这一区域近年来降水呈现上升趋势,且冬、夏季相对显著,山区降水增幅大于山前平原地带.年代际变化表现为60—70年代降水量减少,80—90年代逐步增加.大气可降水量多年也表现为增加趋势.近50a来该地区上空的水汽输送状况显示,年平均大气水汽输入为9217.8×108m3,输出水汽8625.7×108m3,净收支为592.0×108m3,且水汽收支主要取决于夏半年的水汽输入量,境外全年输入的水汽只有6.4%转化为降水.从50—90年代水汽净收支总体上呈减少趋势,只在90年代有略微增长.结合该地区的河流径流增加、冰川物质平衡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说明中天山北麓近年来降水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该地区内部的水循环量增加和水循环速率提高.
引用
收藏
页码:381 / 388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