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分辨率极限问题的研究

被引:74
作者
凌云研究组
机构
[1] CNPC东方地球物理公司
关键词
地震分辨率; 薄储层; 波长; 相对保持振幅; 地震属性提取;
D O I
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04.04.013
中图分类号
P631.4 [地震勘探];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1 ; 081802 ;
摘要
地震分辨率一直是薄储层和岩性地震勘探研究的主要问题,也是困扰地球物理发展的问题之一。地震分辨率分为垂向(时间)和横向(空间)分辨率,通常教科书和有关的文献均将l/4地震波长定义为时间分辨率的极限,即使按菲涅尔半径定义的空间分辨率的极限,也为1/4地震波长。根据地震视主频和目的层的速度可以计算出空间和时间地震分辨率(1/4波长)极限。按常规的分辨率理论,地震勘探难以获得小于l/4波长储层的地质信息,若想获得小于1/4波长的储层信息,必须提高地震的成像主频。但对于实际地震数据而言,垂向(时间)分辨率受大地吸收衰减和高频信噪比的影响,地震分辨率总是有限的,难以满足地质解释的要求,特别针对中国陆相薄储层更是如此。但地震勘探是否可以突破1/4波长分辨率极限,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通过多块三维实际地震数据的研究,表明在相对保持振幅、频率、相位和波形的处理条件下,结合合理的井信息标定和地震属性提取,地震勘探是可以突破l/4波长地震分辨率极限的,这为中国陆相薄储层的地震勘探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理论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435 / 442+366 +366-36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宽方位角地震勘探应用研究 [J].
凌云研究小组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3, (04) :350-357+6
[2]   叠后相对保持振幅处理研究 [J].
凌云研究组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3, (05) :501-506+458
[3]   三维地震数据的分析和监测方法研究 [J].
羊屋三维处理、解释一体化方法研究组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2, (05) :433-440
[4]   时频域球面发散和吸收补偿 [J].
高军 ;
凌云 ;
周兴元 ;
牟永光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6, (06) :856-866+905
[5]  
高分辨率地震勘探[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俞寿朋著, 1993
[6]  
走向精确勘探的道路[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李庆忠著, 1993
[7]   测井与地震信息标定研究 [J].
凌云研究组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4, (01) :68-74+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