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肩星天牛和黄斑星天牛混合种群的显微特征比较

被引:9
作者
骆有庆
黄少鸣
赵楠
李建光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北京
[3]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学院!
关键词
光肩星天牛; 黄斑星天牛; 鞘翅斑纹; 电镜扫描;
D O I
10.13332/j.1000-1522.2000.01.013
中图分类号
S763.38 [鞘翅目害虫];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鞘翅上斑纹的颜色是传统形态分类区分光肩星天牛和黄斑星天牛的重要外部形态特征 ,光肩星天牛的鞘翅斑纹颜色多为乳白色 ,而黄斑星天牛则为黄色 .在许多地区 ,如宁夏青铜峡市 ,光肩星天牛和黄斑星天牛以混合种群的方式存在和共同危害 .这种混合种群中出现了许多鞘翅斑纹颜色介于乳白色和黄色之间的“过渡类型”个体 .作者从同一寄主合作杨上的该混合种群中采集了近千只成虫标本 ,按鞘翅斑纹从乳白色自然、连续地过渡到黄色的颜色序列 ,从标本中选取 12只成虫 ,分别代表序列上鞘翅斑纹颜色深浅不同的个体 ,并从左到右依次编为 1~ 12号 .利用扫描电镜对这 12个体的斑纹、触角、下唇须、下颚须、前胸音锉及跗垫进行了超微结构的观察和比较 ,以探讨光肩星天牛、黄斑星天牛和“过渡类型”三者间超微形态特征的关系 .结果表明 ,从乳白色到黄色 ,斑纹上的分泌物表现出了从少到多的连续变化趋势 ,而在触角、下唇须、下颚须、前胸音锉及跗垫部位上则无显著的差异 .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60+106 +10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松毛虫种间杂交及其遗传规律的研究 [J].
赵清山 ;
邬文波 ;
吕国平 ;
陈泰峰 ;
林庆源 .
林业科学, 1999, (04) :46-51
[2]   中国的光肩星天牛类群 [J].
吴蔚文 ;
蒋书楠 .
昆虫学报, 1998, (03) :62-68
[3]   光肩星天牛与黄斑星天牛交配试验初报 [J].
郎杏茹 ;
孙普 ;
吴建宁 ;
张娟 .
西北林学院学报, 1997, (S1) :58-60
[4]   光肩星天牛部分器官的扫描电镜观察 [J].
张福仁 ;
苏红田 ;
马蓓 .
内蒙古农牧学院学报, 1997, (02) :55-59
[5]   黄斑星天牛和光肩星天牛幼虫两种同功酶的测定 [J].
周嘉熹,杨雪彦,崔敏,樊俊杰 .
西北林学院学报, 1995, (02) :67-70
[6]   RAPD技术的特点及其在昆虫分类中的应用 [J].
鲁亮,归鸿 .
昆虫学报, 1995, (01) :117-122
[7]   松毛虫的杂交遗传试验 [J].
赵清山 ;
邬文波 ;
吕国平 ;
袁星 ;
李善奎 ;
蒋家城 .
昆虫学报, 1992, (01) :28-32+129
[8]   黄斑星天牛成虫下颚须和下唇须的化学感受器 [J].
李新岗 ;
张克斌 .
昆虫知识, 1991, (06) :357-358+385
[9]   黄斑星天牛和光肩星天牛的数值分类研究(鞘翅目:天牛科) [J].
陈斌 .
昆虫学报, 1989, (03) :341-349
[10]   两种天牛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比较研究 [J].
蒋京闽 ;
宋玉霞 .
昆虫知识, 1988, (05) :293-294+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