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红松混交林的演化史

被引:12
作者
马建路
机构
[1] 黑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基金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红松林;冰期;生态避难;全新世;分布区迁移;
D O I
10.13759/j.cnki.dlxb.1997.05.015
中图分类号
S791.24 [松];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红松至少在第三纪的中新世就存在于东亚,距今约2500万年的历史。红松林是由第三纪植物区系分化、独立和与其它区系共同演化而形成的,特别是第四纪冰期和间冰期的冷热交替以及全新世的气候回暖,引起了植物不止一次的改变和混和,给红松林的形成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初次出现含有红松的针阔混交林是在第三纪末的中新世和上新世。第四纪晚更新世晚期,东北地区的森林类型是以云冷杉占优势的代表冰缘气候的暗针叶林,此时,红松移至长白山南侧和朝鲜半岛一带避难。冰期后,红松混交林以平均每年约200m的突变迁移速度从朝鲜半岛经长白山向小兴安岭扩展,并经过了桦木林和阔叶林两个阶段。奠定现实红松混交林水平分布区的面貌只是晚全新世以来的事,距今不过2500a左右。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7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 [1] 中国东北晚冰期以来自然环境演变的初步探讨
    裘善文
    姜鹏
    李风华
    夏玉梅
    王曼华
    汪佩芳
    [J]. 地理学报, 1981, (03) : 315 - 327
  • [3] 中国植被.[M].吴征镒主编;中国植被编辑委员会编著;.科学出版社.1980,
  • [4] 历史植物地理学.[M].(苏)吴鲁夫(Е.В)著;仲崇信等译;.科学出版社.1964,
  • [5] 植物地理学.[M].(苏)阿略兴;В.В.著;傅子祯;王燕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9,
  • [6] 东北区自然地理.[M].刘培新编著;.新知识出版社.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