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小麦种子黑胚对发芽的影响及病原菌鉴定的研究
被引:23
作者
:
孙兰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
孙兰珍
郑是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
郑是琳
高庆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
高庆荣
张延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
张延传
机构
:
[1]
山东农业大学
来源
:
作物学报
|
1989年
/ 04期
关键词
:
小麦种子黑胚;
穗发芽;
链格孢菌;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对6个小麦品种种子的黑胚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品种种子黑胚率不同,同一品种成熟期间因大气湿度提高黑胚率显著增加;2.黑胚严重的品种一般易穗发芽,同品种黑胚种子穗发芽率高于白胚种子,已经穗发芽的种子仍具有再发芽能力,但其发芽率明显低于正常的未穗发芽种子;3.同品种黑胚种子的千粒重明显高于白胚种子,这与两类种子于同株不同穗和同穗不同小穗中的分布密切有关;4.小麦种子黑胚经鉴定证明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是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所致,且多于小麦成熟期(开花后25—30天)侵染种子。
引用
收藏
页码:362 / 36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中国禾本科植物上的蠕形菌(Helminthosporium)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姜广正
.
植物病理学报,
1959,
(01)
:21
-34+58
[2]
中国真菌总汇[M]. 科学出版社 , 戴芳澜 著, 1979
[3]
真菌鉴定手册[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魏景超 著, 1979
←
1
→
共 3 条
[1]
中国禾本科植物上的蠕形菌(Helminthosporium)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姜广正
.
植物病理学报,
1959,
(01)
:21
-34+58
[2]
中国真菌总汇[M]. 科学出版社 , 戴芳澜 著, 1979
[3]
真菌鉴定手册[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魏景超 著, 1979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