痒的外周和中枢介质

被引:4
作者
Hgermark 
顾克显
机构
关键词
皮内注射; 色胺; 吲哚; 前列腺素; 女用避孕药; 组胺; 咪唑乙胺; 咪唑; 淋巴因子; 中枢; 异位性皮炎; 外周; 瘙痒性皮肤病; 抗组胺药; 组织胺H1受体阻断药; 神经肽; 肥大细胞; 组胺释放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因为多数瘙痒性皮肤病是炎性或变应性疾病,所以估计炎性介质的释放或活化并刺激痒受体,在瘙痒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综述讨论了一些可能相关的介质。组胺真皮内注射引起瘙痒,但荨麻疹是唯一通过抗组胺治疗有效的瘙痒性皮肤病。5羟色胺真皮内注射引起瘙痒的强度较组胺弱得多.在真性红细胞增多症5羟色胺在前列腺素的协同作用下可致痒.神经肽使皮肤肥大细胞释放组胺,但神经肽是否和临床瘙痒有关还需进一步证实.前列腺素增强注射组胺(和5羟色胺)引起的瘙痒,但其本身为弱致痒原。淋巴细胞存在于许多瘙痒性皮肤病中,估计淋巴因子和瘙痒发病机理有关。淋巴因子抑制剂环孢素 A 能减轻异位性皮炎的瘙痒,这一事实支持了上述理论.中枢机理尚不清楚,但有证据说明,鸦片样肽可能与瘙痒的中枢传递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227 / 230
页数: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