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责任 多措并举 建立健全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新体系——新《大气污染防治法》解读

被引:9
作者
柴发合 [1 ,2 ]
薛志钢 [1 ,2 ]
张新民 [1 ,2 ]
任岩军 [1 ,2 ]
机构
[1]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2] 《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技术组
关键词
《大气污染防治法》; 目标责任制; 区域联防联控; 多源监管;
D O I
10.14026/j.cnki.0253-9705.2015.18.002
中图分类号
D922.68 [环境保护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分析了我国大气污染形势和《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修订背景,围绕新颁布《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的主要内容,重点就环境空气质量目标责任制、强化大气环境监管、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治、燃煤和能源大气污染防治、工业污染防治、扬尘大气污染防治和提高违法成本等方面,从立法必要性、重点内容解释等方面详细解读新版《大气污染防治法》,旨在向各级环保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广大公众解释新颁布《大气污染防治法》的新要求、新规定,从而推动《大气污染防治法》的顺利实施,促进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对能源消耗产生的大气污染防治的建议——《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修改建议 [J].
王志轩 .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2015, (09) :42-49
[2]   《大气污染防治法》修改的背景、问题及建议 [J].
李显锋 .
理论月刊 , 2015, (04) :102-106
[3]  
Characteristics of ozone and ozone precursors(VOCs and NOx) around a petroleum refinery in Beijing, China[J]. Wei Wei,Shuiyuan Cheng,Guohao Li,Gang Wang,Haiyang Wang.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4(02)
[4]   中国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控制现状及对策研究 [J].
张新民 ;
薛志钢 ;
孙新章 ;
柴发合 .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4, 39 (01) :16-19
[5]   关于我国落实区域大气联防联控机制的深度思考 [J].
柴发合 ;
云雅如 ;
王淑兰 .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3, 38 (04) :5-9
[6]   中国“十一五”期间污染减排费用-效益分析 [J].
李红祥 ;
王金南 ;
葛察忠 .
环境科学学报, 2013, 33 (08) :2270-2276
[7]   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理论与方法分析 [J].
王金南 ;
宁淼 ;
孙亚梅 .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2, 37 (05) :5-10
[8]   天津武清大气挥发性有机物光化学污染特征及来源 [J].
张新民 ;
柴发合 ;
岳婷婷 ;
张凯 ;
陈义珍 ;
段菁春 ;
薛志钢 .
环境科学研究, 2012, 25 (10) :1085-1091
[9]   十一五规划与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 [J].
吴敬琏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03) :5-11
[10]  
大气环境化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唐孝炎,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