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调整路径、幅度与能源消耗

被引:11
作者
于珍
李保明
施祖麟
机构
[1]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产业调整; 路径; 幅度; 能源消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1.3 [产业结构];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经济增长和节约能源要二者兼顾,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还要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要达到这个目的短期有效的方法是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来降低能耗水平。本文以制造业各产业为研究对象,用线性支出扩展模型来确定制造业各产业对能源的最低需求量,来指导降低能耗的幅度;用产业能耗比重来反应不同产业的能源消耗水平,用单位能耗产出来反应产业的能耗绩效,用能耗产出弹性来反应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通过控制能耗比重大、单位能耗产出低的产业,可以有效地降低能源消耗。政府可以根据不同产业制定能源消费政策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同时通过控制能源价格来调节不同产业对能源的需求。
引用
收藏
页码:92 / 9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我国能源效率变化趋势及调整政策——基于产业结构重型化视角的实证分析 [J].
张意翔 ;
刘捷 ;
成金华 .
管理学报, 2009, 6 (06) :818-822
[2]   中国能源消费与产业结构变化关系的实证研究 [J].
闫笑非 ;
杜秀芳 .
改革与战略, 2009, 25 (02) :128-131
[3]   能源节约视角下辽宁省产业结构实证分析 [J].
李明玉 ;
李凯 ;
郁培丽 ;
陈浩 .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0 (01) :145-148
[4]   我国能源产业与产业结构相关性探讨 [J].
周密 ;
刘伟 .
改革与战略, 2008, (11) :159-164
[5]   我国能源效率与能源消费结构的协整分析 [J].
张瑞 ;
丁日佳 .
煤炭经济研究, 2006, (12) :8-10
[6]   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能源消费的关系分析 [J].
邵忍丽 ;
贾明德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3) :5-9
[7]   我国能源消费的非均衡分析 [J].
何艳 .
中国能源, 2006, (07) :25-29
[8]   中国能源强度变化的结构与效率因素贡献——基于AWD的实证分析 [J].
周勇 ;
李廉水 .
产业经济研究, 2006, (04) :68-74
[9]   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能源消费影响——基于灰色关联理论和面板数据计量分析 [J].
曾波 ;
苏晓燕 .
资源与产业, 2006, (03) :109-112
[10]   我国产业结构变化与能源供给、消费的协调发展研究 [J].
刘满平 .
中国经贸导刊, 2006, (05) :34+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