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口徐六泾洪季水沙特性观测研究

被引:10
作者
程江
何青
王元叶
车越
张经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3] 上海
[4] 上海
关键词
长江口; 徐六泾; 流速; 悬沙浓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43.5 [河口、三角洲];
学科分类号
摘要
2001 年 7 月,在长江口徐六泾对流速、流向和悬浮泥沙浓度进行了大小潮定点观测。观测数据分析表明徐六泾处大潮流速及其变化远大于小潮流速。大潮悬沙浓度大于小潮悬沙浓度。由于径流的影响,落潮期间垂向速度梯度比涨潮期间大,落潮垂向切变增强,使落潮期间悬沙浓度的变化幅度大于涨潮期间的泥沙变化幅度, 同时存在泥沙浓度峰值滞后于流速峰值的现象。
引用
收藏
页码:86 / 9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 [1] Field measurements of bottom boundary layer processes and sediment resuspension in the Changjiang Estuary[J]. 何青 ,李九发 ,李炎 ,金惜三 ,车越.Science in China(Series B). 2001(S1)
  • [2] 紊动强度沿垂线分布规律的分析
    邓安军
    陈立
    林鹏
    叶小云
    [J]. 泥沙研究, 2001, (05) : 33 - 36
  • [3] 长江河口横沙小港泥沙浓度的观测及研究
    朱建荣
    薛元忠
    [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3) : 68 - 73
  • [4] PRELIMINARY STUDY ON TRANSPORT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SEDIMENT LOAD IN THE YANGTZE ESTUARY[J]. Qing HE 2 and Caixing YUN 3.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 1998(04)
  • [5] 长江河口最大浑浊带[M]. 海洋出版社 , 沈焕庭, 2001
  • [6] 长江河口物质通量[M]. 海洋出版社 , 沈焕庭等著, 2001
  • [7] 长江河口动力过程和地貌演变[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陈吉余等著,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