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25例住院病人进行血液流变学5项指标的24小时动态观察,并联系缺血性中风发病时间昼夜分布差异及其防治进行分析探讨。材料和方法:研究对象的梗塞组系符合经典诊断标准,并经CT证实的14例脑血栓病人(男10例;女4例,年龄:46~72岁,平均63.70±6.40);对照组为经临床查体及CT等检查排除脑梗塞的有缺血性中风危险因素11例病人(男8例;女3例,年龄:44~78岁,平均59.46±10.36)。选此类对照,测得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规律,尤其高峰值,对预测中风发生和积极防治更有临床意义。病人停用影响药物24小时,继续其日常生活习惯前提下,进行每间隔4小时(共6次)静脉采血测定方法,测定高(80s-1)、低(20s-1)切变率下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及红细胞电泳时间5项指标. 结果:两组5项指标均呈现以清晨8时为高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