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的思维:说不可说——中国古代形而上学方法论

被引:5
作者
何丽野
机构
[1] 杭州商学院人文及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象; 说不可说; 语言与存在; 中国古代哲学;
D O I
10.14167/j.zjss.2003.06.022
中图分类号
B21 [古代哲学];
学科分类号
010102 ;
摘要
本文认为 ,“象”的思维是中国古代哲学特有的本体论的思维方法。它是一种以“象”来把握“存在” ,并以对“象”的解说来把握存在本质的方式。“象”的思维不同于一般的形象思维 ,它的产生源于本体论之“说不可说”。它所给出的“象”不同于一般的事物形象。它通过“象”所给出的存在本质也不同于抽象思维所给出的本质。“象”的思维不仅存在于哲学 ,也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相比于西方哲学“是”的思维 ,“象”的思维诚然有自己的缺点 ,但也有自己的优点。在今后的时代中 ,“象”的思维应当有自己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引用
收藏
页码:109 / 11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中国传统哲学的名象交融 [J].
刘文英 .
哲学研究, 1999, (06) :27-33+53
[2]  
中国系统思维[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刘长林 著, 1990
[3]  
小逻辑[M]. 商务印书馆 , (德)黑格尔(G.W.F.Hegel)著, 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