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普通小麦与中间偃麦草杂种F1PMCMI(花粉母细胞中期Ⅰ)染色体显带表明,1B~7B、4A染色体能根据带纹特征加以辨认,可以直接判断这些染色体的配对情况。对于A组和D组染色体,则采用端体作为配对标记,并结合PMCMI染色体显带技术,对其在杂种F1中的配对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普通小麦与中间偃麦草杂种F1中,小麦的A组、B组、D组染色体的平均配对频率分别为24.59%、18.68%、28.67%,每个花粉母细胞平均有5.03条小麦染色体参加了配对,其中A组、B组、D组分别占1.72条、1.31条和2.0条。在杂种中至少有10个中间偃麦草染色体同亲配对形成5个二价体。这一结果表明:中间偃麦草中无A、B、D中任何一染色体组,但存在小麦染色体与中间偃麦草染色体配对。中间偃麦草自身可能有两组部分同源。采用花粉母细胞分带研究普通小麦中国春与长穗偃麦草的杂种F1代配对表明,小麦染色体1B~7B和4A在花粉母细胞中的配对频率平均为21.5%,1B~7B和4A8条染色体平均有1.7条染色体参加配对。在小麦与中间偃麦草杂种F1代中有一种不配对的减数分裂类型,在减数分裂中期Ⅰ两条染色单体可辨别清楚,从这种减数分裂中可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