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桂北地区四堡群凝灰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及其地层学意义

被引:98
作者
高林志 [1 ]
戴传固 [2 ]
刘燕学 [1 ]
王敏 [2 ]
王雪华 [2 ]
陈建书 [2 ]
丁孝忠 [1 ]
张传恒 [3 ]
曹茜 [3 ]
刘建辉 [4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2] 贵州省地质调查院
[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4] 北京离子探针中心
关键词
黔桂地区; 四堡群; 斑脱岩; 锆石SHRIMP U-Pb定年; “江南造山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7.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首次获得黔桂地区晚前寒武纪四堡群凝灰岩(斑脱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结合新获得的侵位于四堡群的花岗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将四堡群明确定位于新元古界。"江南造山带"普遍发育的新元古代四堡群(梵净山群、冷家溪群、双桥山群)和上覆的丹州群(下江群、板溪群、河上镇群)均为低变质绿片岩系,构成了江南古陆的变质基底。多年来四堡群一直划归中元古界,并且构成"四堡运动"的主体,其时代的定位一直影响着整个江南古陆变质基底的地层划分和对比,也制约着中国地质学家对江南造山带的地质背景和成矿条件解疑。通过对四堡群及其上覆地层中斑脱岩锆石的研究,精确地测定并获得了四堡群斑脱岩锆石的年龄841.7Ma±5.9Ma和黔东南摩天岭地区侵入四堡群的花岗岩锆石的年龄826.8Ma±5.9Ma。
引用
收藏
页码:1259 / 126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 [1] 下江群沉积地质特征及其对华南新元古代构造演化的约束
    张传恒
    刘耀明
    史晓颖
    高林志
    张聪
    [J]. 地球学报, 2009, 30 (04) : 495 - 504
  • [2] 华北—江南地区中、新元古代地层格架的再认识
    高林志
    张传恒
    刘鹏举
    丁孝忠
    王自强
    张彦杰
    [J]. 地球学报, 2009, 30 (04) : 433 - 446
  • [3] 长江三峡黄陵花岗岩与莲沱组凝灰岩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及其构造地层意义
    高维
    张传恒
    [J]. 地质通报, 2009, 28 (01) : 45 - 50
  • [4] 华南双桥山群和河上镇群凝灰岩中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对江南新元古代造山带演化的制约
    高林志
    杨明桂
    丁孝忠
    刘燕学
    刘训
    凌联海
    张传恒
    [J]. 地质通报, 2008, (10) : 1744 - 1751
  • [5] 华南新元古代玄武质岩石成因与构造意义:从造山运动到陆内裂谷
    李献华
    王选策
    李武显
    李正祥
    [J]. 地球化学, 2008, (04) : 382 - 398
  • [6] 江南造山带是否格林威尔期造山带?——关于华南前寒武纪地质的几个问题
    周金城
    王孝磊
    邱检生
    [J]. 高校地质学报, 2008, (01) : 64 - 72
  • [7] 江南古陆中元古代地层的划分与对比
    徐有华
    吴新华
    楼法生
    [J]. 资源调查与环境, 2008, (01) : 1 - 11
  • [8] 扬子地台西缘结晶基底的时代
    耿元生
    杨崇辉
    王新社
    任留东
    杜利林
    周喜文
    [J]. 高校地质学报, 2007, (03) : 429 - 441
  • [9] 滇中昆阳群凝灰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华南格林威尔期造山的证据
    张传恒
    高林志
    武振杰
    史晓颖
    阎全人
    李大建
    [J]. 科学通报, 2007, (07) : 818 - 824
  • [10] 黔东南新元古界下江群甲路组沉积特征及其下伏岩体的锆石U-Pb年龄意义
    陈文西
    王剑
    付修根
    汪正江
    熊国庆
    [J]. 地质论评, 2007, (01) : 126 -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