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对美洲鳗鲡血液和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15
作者
郭松林 [1 ,2 ]
关瑞章 [1 ,2 ]
冯建军 [1 ,2 ]
陈传卿 [1 ]
机构
[1] 集美大学水产学院
[2] 福建省高校水产科学与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美洲鳗鲡; 嗜水气单胞菌; 人工感染; 血液生化指标;
D O I
10.19715/j.jmuzr.2010.02.003
中图分类号
S943 [各种鱼的病害、敌害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906 ;
摘要
为研究自发病美洲鳗鲡分离的嗜水气单胞菌对该鱼的致病性,试验将60尾美洲鳗鲡平均分为对照组、浸泡组和注射组3组,3组鳗鲡分别注射PBS、以1.0×107cfu/mL的嗜水气单胞菌浸泡和1.0×108cfu/mL嗜水气单胞菌注射感染.各组鳗鲡分别于处理后6 h和30 h断尾采血并分离抗凝血和血清,抗凝血由血常规检测分析仪检测7项血液指标,血清由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13项与免疫相关的生化指标,数据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鳗鲡注射感染后6 h,与浸泡组相比,血清谷草转氨酶(AST)与谷丙转氨酶(ALT)的比值显著(P<0.05)升高,其他指标在三组间均无显著(P>0.05)差异.鳗鲡注射感染后30 h,同对照组和浸泡组相比,血清总蛋白和血糖极显著(P<0.01)下降,Na+和Cl-浓度显著(P<0.05)下降,而AST和ALT则均极显著(P<0.01)上升.
引用
收藏
页码:93 / 9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Blood parameters in Nile tilapia (Oreochromis niloticus L.) spontaneously infected with Edwardsiella tarda [J].
Benli, ACK ;
Yildiz, HY .
AQUACULTURE RESEARCH, 2004, 35 (14) :1388-1390
[2]  
怎样看化验单.[M].陈家绰;朱丹华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3]  
微量元素与临床.[M].傅永怀编著;.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7,
[4]  
实用血液病学.[M].丁训杰等主编;.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2,
[5]  
临床血液流变学.[M].廖福龙等主编;临床荟萃杂志社编译;.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87,
[6]   双重PCR法快速检测欧鳗鲡嗜水气单胞菌 [J].
郭松林 ;
关瑞章 ;
柳佩娟 .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4) :294-300
[7]   红细胞压积对血液粘度与相对粘度的作用比较 [J].
吴杰 ;
吴洪飞 ;
戴燕芳 ;
李斌 ;
马文雄 .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2007, (02) :305+330-305
[8]   红细胞平均体积降低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 [J].
肖燕青 ;
杨红玲 ;
何家俊 .
实用医学杂志, 2006, (13) :1500-1500
[9]   剑尾鱼感染嗜水气单胞菌的动态病理变化观察 [J].
杜雄伟 ;
于博 ;
李叶 ;
常藕琴 ;
吴淑勤 ;
石存斌 .
中国兽医科技, 2004, (10) :24-27
[10]   嗜水气单胞菌胞外蛋白酶对鲫鱼的致病性 [J].
储卫华 ;
陆承平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0, (02) :8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