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化变量理论在历史洪涝灾害空间格局重建中的应用──以长江流域1736-1911年洪涝灾害为例

被引:5
作者
方伟华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国家教育部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开放重点实验室
[2] 北京,
关键词
区域化变量; 历史洪涝灾害; 空间分布格局;
D O I
10.13577/j.jnd.1999.0208
中图分类号
TB112 [数学分析与函数的应用];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通过构造一个例子,简介了区域化变量理论的基本原理、计算过程及其在洪涝灾害空间格局重建中的优点。依据区域化变量理论,以长江流域1736~1911年洪涝灾害为实例,重建了长江流域历史时期洪涝灾害的基本空间格局.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中国历史水灾案例数据库的建立及相关问题探讨 [J].
方伟华 ;
王静爱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02) :269-275
[2]   长江水系沉积物重金属含量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地统计学方法 [J].
张朝生 ;
章申 ;
何建邦 .
地理学报, 1997, (02) :90-98
[3]   “Krige”空间内插技术在地理学中的应用 [J].
王广德 ;
过常龄 .
地理学报, 1987, (04) :366-375
[4]   半变异函数拟合程度的检验方法——怎样才算好的理论模型? [J].
侯景儒 ;
黄竞先 .
地质与勘探, 1984, (11) :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