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对高低光强适应的品种间差异

被引:19
作者
焦德茂
季本华
严建民
李霞
高亮之
金之庆
机构
[1]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遗传生理研究所!江苏南京
[2]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现代化研究所!江苏南京
[3]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现
基金
国家攀登计划;
关键词
水稻; 光适应; 光合特性; 品种鉴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阐明水稻对高、低光强的适应性,比较了不同品种光系统和光合酶的活性,结果表明:与不耐高光强的品种相比,适应广幅光强的品种在强光条件下,PSⅡ活性、光合速率下降幅度较小,而PSⅠ、碳酸酐酶(CA)、超氧歧化酶(SOD)活性增加,因此叶片受光氧化伤害较轻。在遮荫条件(1,5自然光)下生长,与不耐荫品种相比,适应广幅光强品种RuBPc活性和光合速率及每株干重下降幅度较小。看来,在强光下具有稳定的PSⅡ活性和低光(遮阴14天)下具有稳定的RuBPc活性可能是一个品种适应广幅光强的一个重要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668 / 67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水稻适应广幅光强的光合特性及品种间差异 [J].
焦德茂 ;
童红玉 ;
张建喜 .
中国水稻科学, 1993, (04) :243-246
[2]   水稻不同品种的光抑制敏感性差异及其生理机制 [J].
季本华 ;
焦德茂 ;
严建民 .
作物学报, 1993, (01) :23-28
[3]   水稻光合对不同光强的响应及品种间差异 [J].
严建民 ;
焦德茂 ;
朱献玳 ;
王公金 ;
陈炳松 ;
童红玉 .
中国水稻科学, 1992, (02) :53-56
[4]   水稻耐光氧化种质资源的简易筛选鉴定技术 [J].
焦德茂 ;
顾行影 ;
季本华 ;
张春来 .
中国水稻科学, 1991, (03) :133-136
[5]   广亲和选系“02428”在籼粳亚种间杂交的初步利用 [J].
邹江石 ;
聂毓琦 ;
潘启民 ;
傅春霞 ;
郑为认 ;
裔承宽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1989, (01) :6-14
[6]   云南及江苏太湖地区水稻地方品种光合生理生态特性 [J].
汪正元 .
江苏农业学报, 1986, (04) :8-14
[7]   在水稻F代分离群体中筛选鉴定高光合耐阴的变异体 [J].
焦德茂 ;
戴秋杰 ;
聂毓琦 ;
刘静如 ;
郭秉成 .
江苏农业学报, 1985, (03) :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