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开发与文化空间生产——基于对三圣乡红砂村的个案研究

被引:25
作者
郭凌 [1 ]
王志章 [2 ]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旅游学院
[2]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乡村旅游开发; 乡村文化; 空间生产; 文化再生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以空间生产为理论指导,通过实地调研与文化分析法,对红砂村乡村旅游开发使其文化原有空间所根植的社会环境发生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国家、市场、传统三方主体力量的空间消长决定了乡村文化的走向与乡村旅游的发展路径;2.旅游开发成为乡村文化的一种"现实生产方式";3.城市化进程中的"地方依恋"、行动主体的资本斗争、现代化的整合力量是乡村文化的空间生产的主要动因。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8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地方依恋研究进展:概念、理论与方法 [J].
古丽扎伯克力 ;
辛自强 ;
李丹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05) :86-93
[2]   旅游化生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生存模式 [J].
王德刚 ;
田芸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0, 32 (01) :16-21
[3]   论“文化空间” [J].
向云驹 .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03) :81-88
[4]   文化变迁理论透视 [J].
傅安辉 ;
余达忠 .
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 1996, (03) :10-14
[5]  
当代人类学[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王铭铭 等译,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