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参麦针剂治疗感染性休克及其药理研究
被引:13
作者
:
郑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市中医研究所
郑新
田令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市中医研究所
田令群
杜树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市中医研究所
杜树明
徐世道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市中医研究所
徐世道
徐友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市中医研究所
徐友玲
郭碧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市中医研究所
郭碧琴
黄星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市中医研究所
黄星垣
邓文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市中医研究所
邓文龙
刘祥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市中医研究所
刘祥泉
机构
:
[1]
重庆市中医研究所
[2]
四川省中医研究所
[3]
重庆建设厂职工医院
来源
:
上海中医药杂志
|
1982年
/ 06期
关键词
:
参麦针剂;
内毒素;
RES;
感染性休克;
吞噬功能;
网状内皮系统;
血液淋巴系统;
参麦液;
小白鼠;
实验动物;
静脉注射;
药理实验;
抗休克;
伤寒杆菌;
D O I
:
10.16305/j.1007-1334.1982.06.005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 近年来,按生脉散古方改成的参麦针剂用以治疗各型休克,已有不少报道,疗效尚佳。为了进一步比较临床疗效,探讨其药理作用,我们于1977年6月至1981年5月,对93例感染性休克住院病例用参麦针进行分组治疗比较,并作了相应的药理实验。初步看来,参麦针确有明显的对抗内毒素和抗感染性休克的作用。现将临床和实验观察作如下分析讨论。临床治疗对照一、观察对象和方法1.全部病例均系感染性休克的成年患者。收缩压均低子80毫米汞柱,脉压差均小于30毫米汞柱,尿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4+49 +49
页数:4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