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5 条
珠江口咸潮入侵分析与经验模型——以磨刀门水道为例
被引:46
作者:
陈水森
[1
]
方立刚
[2
]
李宏丽
[2
]
张立新
[1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广州地理研究所广东省环境科学与技术公共实验室
来源: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
关键词:
珠江口;
磨刀门水道;
咸潮入侵;
模拟;
D O I:
10.14042/j.cnki.32.1309.2007.05.011
中图分类号:
P343.5 [河口、三角洲];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收集了2004-2006年珠江口磨刀门水道咸潮发生时测站(1~7)逐日定时观测的的含氯度、水位与流量数据,分析了各监测站含氯度与水位的日变化与年变化,导出了咸潮演变各过程中,含氯度与径流、潮流、河口地形等的关系式,建立了珠江口地区磨刀门水道咸潮入侵的经验模型。据此,模拟了2006年1月12日的磨刀门地区的咸潮入侵态势,经过和沿途各观测点验证发现与实测数据非常吻合。以含氯度等于250 mg/L(饮用水的含氯度最大值)的点作为咸潮入侵的最远点,用简化修改后的盐度模拟模型计算了磨刀门咸潮入侵最大距离,并根据2006年1月12~20日的河口含氯度与最近的上游天河站的径流量实测数据计算出相应的咸潮入侵最大距离。研究表明,在河流枯水期(珠江河口通常是12月至翌年3月),只要获得当天河口的含氯度和上游测站的径流量数据,就能利用此经验模型估算出河流各点的含氯度,作出盐度模拟图,并估算出相应的咸潮入侵最大距离。
引用
收藏
页码:751 / 755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