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干旱地区不同年代冬小麦品种根系生长和水分利用效率对种植密度的响应

被引:6
作者
燕晓娟 [1 ]
张岁岐 [1 ,2 ]
王宗仁 [3 ]
孙婴婴 [1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3] 陕西宝鸡市岐山县祝家庄农技站
关键词
冬小麦; 根系; 水分利用效率; 种植密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优良的品种与科学合理的种植密度是提高小麦产量的基础。试验以3个不同年代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大面积推广的冬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了3个种植密度(100万株/hm2、250万株/hm2、350万株/hm2),通过田间小区实验研究了种植密度对其根系生长,产量及其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年代冬小麦品种的根系生长,水分利用效率及其产量对种植密度的响应不同。1960s品种(丰产3号)的根系生长、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1980s品种(小偃6号)在中密度时根系生长,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最大,低密度次之,高密度最小;现代品种(长旱58)根系生长,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提高。在本实验条件下,现代品种较前品种的最高水分利用效率和最高产量均显著增加,而相应的根重密度和根长密度却显著降低。这表明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小麦品种更替过程中,小麦的根系生长可能存在对其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不利的冗余,只不过这种根系生长的冗余随品种的更替而降低,并因此提高了其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不同倍性小麦材料对水分和密度条件的响应 [J].
刘立生 ;
张岁岐 ;
王征宏 .
水土保持研究, 2009, 16 (05) :203-209
[2]   小麦进化中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及其与根系生长的关系 [J].
张岁岐 ;
山仑 ;
邓西平 .
科学通报, 2002, (17) :1327-1331
[3]   两春小麦品种竞争能力、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关系的研究 [J].
张荣 ;
孙国钧 ;
李凤民 ;
张大勇 .
西北植物学报, 2002, (02) :27-34
[4]   干旱、半干旱地区作物育种的困惑与出路 [J].
张荣 ;
孙国钧 ;
张大勇 .
西北植物学报, 2000, (06) :930-935
[5]   半干旱地区春小麦根系形态特征与生长冗余的初步研究 [J].
李话 ;
张大勇 .
应用生态学报, 1999, (01) :28-32
[6]  
华北小麦[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曹广才主编, 2001
[7]  
中国北方旱农地区水分生产潜力及开发[M]. 气象出版社 , 陶毓汾等著, 1993
[8]  
Large root systems: are they useful in adapting wheat to dry environments?[J] . Palta Jairo A,Chen Xing,Milroy Stephen P,Rebetzke Greg J,Dreccer M Fernanda,Watt Michelle.Functional plant biology : FPB . 2011 (5)
[9]   Physiological processes associated with wheat yield progress in the UK [J].
Shearman, VJ ;
Sylvester-Bradley, R ;
Scott, RK ;
Foulkes, MJ .
CROP SCIENCE, 2005, 45 (01) :175-185
[10]  
Tillage and Seeding Rate Effects on Wheat Cultivars: II. Yield Components[J] . Patrick M. Carr,Richard D. Horsley,Woodrow W. Poland.Crop Science . 200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