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树林宜林海洋环境指标研究

被引:81
作者
张乔民
隋淑珍
张叶春
于红兵
孙宗勋
温孝胜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地质与古环境开放实验室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红树林; 宜林海洋环境指标; 盐度; 潮汐浸淹频率; 海岸波能指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文献资料综合和实地调查 ,分析研究了温度、盐度、沉积物、潮汐浸淹和波浪能量 5种海洋环境因素对红树林总体和各树种分布和生长的影响。明确指出了温度对红树林纬向分布、盐度对红树林沿河口湾和潮水河的上溯、潮汐浸淹频率对红树林沿潮滩的横向分布、和海岸波浪能量对红树林由港湾向开阔海岸的沿岸分布的主导控制作用和各自在我国东南沿海红树林区表现的临界参数。最冷月平均气温 9.3℃和水温 1 0 .6℃ ,为最耐寒树种秋茄人工种植分布的北界 ;大片红树林可分布于河口湾和潮水河的全年大部分时间以咸水为主的岸段 (如夏季盐度常 <2 .0‰ ,冬季盐度可达 1 5‰~ 2 0‰ ) ,零星红树植物可接近枯季大潮咸水上界 ;红树林只能占据平均海平面 (或稍上 )与回归潮平均高高潮位之间 ,大致为潮汐浸淹频率 4 7.5 %和 2 .9%;利用 1 6个方位的平均风速 V(m/s) ,风向频率 F (%) ,有效风区长度 L(km ) ,计算海岸波能指数 W=∑(Vi2 F i Li) ,W<7.0× 1 0 3为适宜红树林生长的低波能海岸 ;W>1 0 .5× 1 0 3为不适宜红树林生长的高波能海岸 ;W=(7.0~ 1 0 .5 )× 1 0 3为红树林生长零星或很差 ,或仅能生长人工林或幼林的中波能海岸。这些临界参数可以作为上述海洋环境因素定量的总体的宜林指标
引用
收藏
页码:1427 / 143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华南沿海红树林海岸沉积物特征分析 [J].
隋淑珍 ;
张乔民 .
热带海洋, 1999, (04) :18-24
[2]   香港吐露港汀角砂砾质海岸红树林生物地貌过程研究 [J].
张乔民 ;
刘胜 ;
隋淑珍 ;
张叶春 .
热带地理, 1999, (02) :12-17
[3]   潮滩红树植物抗低温适应的生态学研究 [J].
杨盛昌 ;
林鹏 .
植物生态学报, 1998, (01) :61-68
[4]   华南红树林海岸生物地貌过程研究 [J].
张乔民 ;
张叶春 .
第四纪研究, 1997, (04) :344-353
[5]   红树林生长带与潮汐水位关系的研究 [J].
张乔民 ;
于红兵 ;
陈欣树 ;
郑德璋 .
生态学报, 1997, (03) :258-265
[6]   日本红树林的生态学研究 [J].
杨盛昌 ;
林鹏 ;
中须贺常雄 .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03)
[7]   广西海滩红树林与土壤的关系 [J].
蓝福生,李瑞棠,陈平,莫权辉,梁发英,叶栋 .
广西植物, 1994, (01)
[8]   中国海岸红树植物区系研究 [J].
张娆挺 ;
林鹏 .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4, (02) :232-239+266
[9]  
海南潮汐汊道港湾海岸[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王颖等著, 1998
[10]  
中国红树林生态系[M]. 科学出版社 , 林鹏著,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