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失眠症患者的思维特点

被引:6
作者
王秀玲 [1 ]
吴任钢 [2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2] 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心理学教研室
关键词
入睡和睡眠障碍; 睡眠; 思考; 精神病学; 心理学试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0 [];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观察慢性失眠症患者的认知行为特征和其症状的产生及发展的关系,分析慢性失眠症患者的思维特点。方法:随机抽取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睡眠障碍门诊2004-01/07失眠症患者90例和配对睡眠正常者90人进行问卷调查,包括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关于睡眠的非功能性的信念和态度量表修订版问卷以及思维控制问卷。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包括7个因子,每个因子按0~3等级记分,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关于睡眠的非功能性的信念和态度量表修订版由10个条目组成,5级评分,得分越高表示关于睡眠的非功能性的信念和态度越多。思维控制问卷由30个条目组成,包括6个纬度:认知转移、行为转移、社会支持、担心、惩罚和再评价,每个纬度的得分越高表示使用此种思维控制的方式越多。结果:发放问卷180份,回收完整问卷158份,有效率87.8%。最终病例组和对照组各79人,进入结果分析。①慢性失眠症患者关于失眠的短期影响、长期影响和对于睡眠的控制的非功能性的态度和信念得分均高于对照组(19.48±2.90,14.14±5.87;11.06±1.79,8.11±2.74;7.82±1.44,5.01±2.07;t=9.86,7.25,8.01,P<0.01)。②慢性失眠症患者使用担心和惩罚的思维控制方式得分高于睡眠正常组(10.7±2.6,8.5±2.9;11.6±2.8,9.0±3.1;t=5.08,5.43,P<0.01)。③关于睡眠的非功能性的信念和态度与担心和惩罚的思维控制方式呈正相关(r=0.41,0.24,P<0.01)。结论:对于失眠症患者进行认知行为治疗时,要注意纠正失眠症患者关于睡眠的非功能性的信念和态度,并指导失眠症患者学习有效的思维控制方式。
引用
收藏
页码:7851 / 785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慢性失眠症患者的应对方式和睡眠行为特征对照研究 [J].
吴任钢 ;
张春改 ;
邓军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3, (10) :716-718+715
[2]  
An examination of thought control strategies employed by acute and chronic insomniacs[J] . Jason Ellis,Mark Cropley.Sleep Medicine . 2002 (5)
[3]  
Intrusive thought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actigraphic measurement of sleep: towards a cognitive model of insomnia[J] . A. Wicklow,C.A. Espie.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 . 2000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