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轮南低凸起断裂系统与复式油气聚集

被引:57
作者
杨海军 [1 ]
郝芳 [2 ]
韩剑发 [1 ]
蔡忠贤 [1 ]
顾乔元 [3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
[2] 中国石油大学
[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
关键词
复式油气聚集; 断裂系统; 走滑断裂带; 输导体系; 轮南低凸起; 塔里木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122.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塔里木盆地轮南低凸起复式油气聚集区的提出对高效指导轮南地区的油气勘探起了促进作用。基于区域石油地质研究成果,充分利用成像测井、高分辨三维地震断裂精细描述和有机地球化学等新技术新方法,本文系统研究了轮南低凸起复式油气聚集成藏的关键地质条件,全面刻画了轮南断裂系统的复杂特征,明确了轮南多含油层系具有相同的寒武系海相烃源,证实了在多期次成藏过程中,断裂系统既是早期成藏的油气充注通道,又是晚期调整气侵的输导体系。对轮南海相碳酸盐岩大型油气田的成藏,断裂系统既是有效的储集空间,又是储集性能改善和连通性增强的重要条件,提出复杂断裂系统多期活动下油气渐进幕式成藏和跨越动态成藏模式。从前提(古隆起)、基础(多套储盖组合)和关键(断裂系统)3方面探讨了复式油气聚集成藏的机理,并指出轮古东走滑断裂带是近期扩大轮南复式油气聚集区规模、实施天然气勘探的现实领域。
引用
收藏
页码:795 / 811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轮南古隆起控油理论及其潜山准层状油气藏勘探 [J].
韩剑发 ;
王招明 ;
潘文庆 ;
赵孟军 ;
顾乔元 ;
秦胜飞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6, (04) :448-453
[2]   塔河油田火山岩的层位归属、火山岩岩石学与岩相学特征 [J].
罗静兰 ;
翟晓先 ;
蒲仁海 ;
何发歧 ;
赵会涛 ;
俞任连 ;
周家驹 .
地质科学, 2006, (03) :378-391
[3]   断层垂向封油气性综合定量评价方法探讨及应用 [J].
付广 ;
吕延防 ;
祝彦贺 .
地质科学, 2005, (04) :28-37
[4]   逆断层中天然气运移特征的物理模拟 [J].
吕延防 ;
孙永河 ;
付晓飞 ;
付广 ;
杨勉 ;
祝彦贺 .
地质科学, 2005, (04) :16-27+3-4
[5]   断层幕式活动期和间歇期流体运移与油气成藏特征 [J].
于翠玲 ;
曾溅辉 .
石油实验地质, 2005, (02) :129-133
[6]   南天山西端乌帕塔尔坎群发现石炭-二叠纪放射虫化石 [J].
李曰俊 ;
孙龙德 ;
吴浩若 ;
王国林 ;
杨朝世 ;
彭更新 .
地质科学, 2005, (02) :220-226+236
[7]   塔里木盆地石油地质研究新进展和油气勘探主攻方向 [J].
孙龙德 ;
周新源 ;
王国林 .
地质科学, 2005, (02) :167-178
[8]   一种基于测井信息的山前挤压构造区地应力分析新方法 [J].
赵军 ;
张莉 ;
王贵文 ;
李军 .
地质科学, 2005, (02) :284-290+302
[9]   准噶尔盆地古隆起的分布与基本特征 [J].
何登发 ;
翟光明 ;
况军 ;
张义杰 ;
石昕 .
地质科学, 2005, (02) :248-261+304
[10]   新疆南天山山前地区中生界成藏条件及勘探潜力 [J].
周新源 ;
王清华 ;
肖中尧 .
地质科学, 2004, (04) :463-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