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趋势

被引:81
作者
王云才 [1 ]
许春霞 [1 ]
郭焕成 [2 ]
机构
[1]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中国; 乡村旅游; 发展趋势; 发展战略; 发展模式;
D O I
10.13826/j.cnki.cn65-1103/x.2005.06.025
中图分类号
F592.3 [旅游事业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120203 ;
摘要
从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实践和理论研究来看,中国乡村旅游在空间特种上存在城郊、景郊和村寨型三种类型,从开发模式上以农业观光和农家乐为主体,乡村旅游不仅仍处在低水平开发阶段,而且存在经营理念低俗化、品牌定位趋同化、乡土文化城市化、管理模式混乱化和产业组织自发化的五大问题。立足于中国乡村旅游发展实践,结合西方发达国家经验,从加强特色,挖掘文化,强化基地的新理念出发,文章提出了主题农园、主题博物馆、主题文化村落、企业庄园和产业庄园5种乡村旅游发展的新形态和新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862 / 86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巩乃斯河流域游憩景观生态评价及持续利用 [J].
王云才 .
地理学报, 2005, (04) :645-655
[2]   区域农业生态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J].
郭彩玲 .
生态学杂志, 2004, (04) :188-191
[3]   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J].
周玲强 ;
黄祖辉 .
经济地理, 2004, (04) :572-576
[4]   参与式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探讨 [J].
郑群明 ;
钟林生 .
旅游学刊, 2004, (04) :33-37
[5]   甘肃酒泉市观光农业发展研究 [J].
杨彦明 ;
董锁成 .
干旱区地理, 2004, (01) :84-89
[6]   北京西部山地景观生态整治与景观规划——以北京房山区史家营乡的典型研究为例 [J].
王云才 ;
郭焕成 .
山地学报, 2003, (03) :265-271
[7]   论都市郊区游憩景观规划与景观生态保护——以北京市郊区游憩景观规划为例 [J].
王云才 .
地理研究, 2003, (03) :324-334
[8]   新疆旅游地域系统及其精品体系建设 [J].
杨兆萍 .
干旱区地理, 2003, (01) :57-63
[9]   干旱区农业生态园策划、规划、设计理念初探——以新疆尉犁县生态园为例 [J].
谢婷 ;
杨兆萍 .
干旱区地理, 2003, (01) :73-77
[10]   沟谷生态经济区的创意与景观规划设计——以北京市西部山区的规划实践为基础 [J].
王云才 ;
郭焕成 .
山地学报, 2002, (02) :141-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