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试验区建设带来区域辐射效应了吗——基于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地区的实证研究

被引:47
作者
彭羽 [1 ]
杨作云 [2 ]
机构
[1]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
[2]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
关键词
自贸试验区; 区域辐射效应; 交互固定效应模型; 广义合成控制法; 双重差分法;
D O I
10.13510/j.cnki.jit.2020.09.005
中图分类号
F752.8 [地方对外贸易];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基于交互固定效应模型的广义合成控制法,以上海、广东、天津自贸试验区和对应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区域经济圈为例,采用2009—2017年的季度数据就自贸试验区运行对区域经济总量和质量提升的辐射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同时运用双重差分法检验了广义合成控制法结果的稳健性。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自贸试验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质量效益指标上而非总量扩张指标上,这表明自贸试验区建设总体上遵循了制度创新的路径,通过制度创新传导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自贸试验区建设对周边辐射区域的发展不存在投资挤出效应,这表明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创新避免了开发区模式下"政策洼地"所引致的引资竞争效应,更多体现为投资增量,而非存量转移;以上海自贸试验区为例,其扩区前后对长三角区域经济的辐射效应存在显著差异,反映了制度创新措施需要与之相匹配的试点空间和载体,进而产生更强的外溢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80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自贸区设立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吗?——基于双重差分方法的动态视角研究 [J].
张军 ;
闫东升 ;
冯宗宪 ;
李诚 .
经济问题探索, 2018, (11) :125-133
[3]   自贸区对地区经济影响的差异性分析——基于合成控制法的比较研究 [J].
刘秉镰 ;
吕程 .
国际贸易问题, 2018, (03) :51-66
[4]   上海自贸区对地区经济的影响效应研究——基于“反事实”思维视角 [J].
王利辉 ;
刘志红 .
国际贸易问题, 2017, (02) :3-15
[5]   长三角通关一体化制度建设问题 [J].
汤蕴懿 .
上海经济研究, 2016, (04) :108-116
[6]   从中美BIT谈判看自由贸易试验区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的完善 [J].
李墨丝 ;
沈玉良 .
国际贸易问题, 2015, (11) :73-82
[7]   新时期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重要作用与对策研究 [J].
袁波 ;
李光辉 .
国际贸易, 2015, (10) :15-18
[8]   国内双重差分法的研究现状与潜在问题 [J].
陈林 ;
伍海军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5, 32 (07) :133-148
[9]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制度创新及其评估——基于全球比较的视角 [J].
江若尘 ;
陆煊 .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4, 36 (10) :71-81
[10]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投资贸易便利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J].
彭羽 ;
陈争辉 .
国际经贸探索, 2014, 30 (10) :6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