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玉米大斑病病菌小种生理分化研究

被引:7
作者
刘爱国,张成和
机构
[1]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保所
关键词
玉米大斑病,生理小种;
D O I
10.13597/j.cnki.maize.science.1995.s1.005
中图分类号
S435.131 [玉米病害];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1992~1993年从河北省6个地区采集玉米大斑病标样123分,分离出玉米大斑病菌株109份,经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鉴别寄主鉴定,1号生理小种出现频率最高为65.1%,2号生理小种出现频率为28.4%。2号生理小种在河北省已经普遍存在,其中唐山、承德、保定出现频率较高,分别为36.4%、31.6%和30.4%.鉴定结果还可看出,从带Ht’单基因的玉米杂交种所采集的标样上2号小种出现频率较高为58.7%。2号生理小种的出现,已对带Ht’单基因玉米杂交种造成了严重威胁,应加强抗2号小种玉米自交系的鉴定筛选及杂交种选育工作。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玉米蠕孢类病菌生理分化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J].
刘国胜 .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1993, (03) :99-103
[2]   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鉴定续报 [J].
姜晶春 ;
藩顺法 ;
尹志 .
吉林农业科学, 1991, (01) :46-48
[3]   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研究初报 [J].
吴纪昌 ;
陈刚 ;
邹桂珍 ;
张铁一 ;
刘春坛 ;
许亚贤 .
植物病理学报, 1983, (02) :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