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茅F2杂种选育与同工酶标记辅助选择

被引:32
作者
邓海华
廖兆周
李奇伟
劳方业
符成
陈西文
张垂明
刘少谋
杨业后
机构
[1] 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
[2] 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海南甘蔗育种场
[3] 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海南甘蔗育种场 广州
关键词
甘蔗; 斑茅; 属间杂交; F2杂种; 同工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6.103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2000/01杂交季以甘蔗与斑茅属间杂交F1杂种崖城95-41 作母本,与父本CP57-614和川蔗57-416杂交,在二个组合后代实生苗中分别取13个单株进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酯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除1个单株为可疑后代外,其它均为斑茅的F2后代。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标记PxA6、PxA7和PxA9在斑茅F2中出现机率高,特别是PxA6和PxA7,其酶带清晰易辨,可作为F2后代辅助选择的工具。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海南甘蔗育种场开展基础杂交培育新型亲本续报 [J].
周耀辉 ;
黄鸿能 ;
陈建平 ;
符城 ;
胡后祥 ;
杨业后 .
甘蔗糖业, 1999, (03) :3-5
[2]   甘蔗、斑茅及其杂种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 [J].
廖兆周 ;
唐明德 ;
金玉峰 .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1988, (02) :214-219
[3]   甘蔗酯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J].
廖兆周 .
甘蔗糖业, 1987, (06) :8-10
[4]   甘蔗植物染色体Giemsa分带技术的研究及其应用 [J].
吴能奕 ;
戚经文 .
广东农业科学, 1985, (02) :17-20
[5]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sation of sugarcane intergeneric hybrids, Saccharum officinarum x Erianthus arundinaceus , with molecular markers and DNA in situ hybridisation[J] . A. D’Hont,P. S. Rao,P. Feldmann,L. Grivet,N. Islam-Faridi,P. Taylor,J. C. Glaszmann.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199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