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抵押财产转让约定的法律效果

被引:20
作者
常鹏翱
机构
[1] 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民法典》第406条; “民法典担保制度司法解释”第43条; 抵押财产转让; 限制转让的约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2 [物权];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民法典》第406条在抵押人自由转让抵押财产的基础上,允许当事人约定限制这种自由。约定禁止转让抵押财产的,为绝对限制;约定以抵押权人同意等为抵押财产转让条件的,为相对限制。在不动产抵押,绝对限制与《民法典》第406条的目的相悖,应当无效;相对限制一经生效,能约束抵押当事人双方,但该约定未经登记,不得约束抵押财产受让人、登记机构等第三人,即便不具备抵押权人同意等条件,亦不影响抵押财产的转让,登记机构也能办理转移登记。在动产抵押,浮动抵押合同约定绝对限制的,产生非浮动抵押权,非浮动抵押合同的这类约定无效;相对限制无论如何都不能对抗符合《民法典》第404条规定的买受人,但在登记后能对抗其他受让人。这些看法对最高人民法院"民法典担保制度司法解释"第43条有所细化、补充和调整。
引用
收藏
页码:642 / 663
页数:22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2]   物上之债的构造、价值和借鉴 [J].
常鹏翱 .
环球法律评论, 2016, 38 (01) :5-23
[3]   物权法制定过程中的几个重要问题 [J].
王胜明 .
法学杂志, 2006, (01) :35-38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释义[M]. 法律出版社 , 黄薇, 2020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解读[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杜涛, 2019
[6]  
担保物权研究[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程啸, 2019
[7]  
担保法前沿问题与判解研究[M]. 人民法院出版社 , 高圣平, 2019
[8]  
担保法实务札记[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司伟, 2019
[9]  
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释义[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国土资源部不动产登记中心, 2016
[10]  
民法物权论[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谢在全,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