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双侧腕管综合征的病因、临床特点、电生理检查结果、手术疗效, 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并有效预防。方法收集并分析2012年8月至2018年12月我们收治的152例双侧腕管综合征患者资料, 包括病因、临床表现、电生理检查结果及手术疗效。其中男15例, 女137例, 男女比例为1∶9.13。40岁以上患者145例, 占95.39%。肌电图检查结果显示均有双侧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减慢或阻滞, 则一期行腕部小切口正中神经松解术治疗。应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所有患者均有手麻史, 其中89例有夜间麻醒史, 出现典型桡侧3个手指掌侧麻木或灼烧样痛75例、刺痛觉减退105例、刺痛觉过敏6例, 手部大鱼际肌萎缩47例。所有患者术后功能均恢复, 根据Kelly等评定方法加以改进后进行评价:中度腕管综合征患者213侧, 术后功能恢复优138侧、良56侧、中19侧, 优良率为91.08%;重度共91侧, 术后功能恢复优38侧、良43侧、中10侧, 优良率为89.01%。中、重度CTS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总体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优势侧重度腕管综合征为82侧, 术后功能恢复优31侧、良41侧、中10侧, 优良率为87.80%;中度为70侧, 术后功能恢复优34侧、良24侧、中12侧, 优良率为82.86%;非优势侧重度腕管综合征为9侧, 术后功能恢复优7侧、良2侧;中度为143侧, 术后功能恢复优104侧、良32侧、中7侧, 优良率为95.10%。非优势侧术后功能恢复优良率较优势侧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腕管综合征患者以女性多见, 确诊后采取手术治疗, 多数患者均能取得满意或基本满意的疗效。中、重度患者手术治疗后手功能均明显改善, 中度患者术后恢复较重度患者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