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栗无性系多性状综合选择的研究

被引:14
作者
梁一池,黄铭利
机构
[1] 福建林学院,福建建瓯县科委
关键词
锥栗,无性系测定,特性综合评价,主成份分析;
D O I
10.14067/j.cnki.1673-923x.1996.01.009
中图分类号
S792.170.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主成份回归分析对锥粟16个无性系的丰产性、稳产性、速生性、抗性以及果实大小等性状,进行了定量的综合评价.对无性系各性状的观测数据作线性正交变换,使它们转变成为一组互不相关的特征性状,彼此独立地参入综合评价,提高了综合选择的准确性,筛选出了综合性状优秀的Ⅰ类无性系C-09,其平均单株产量达5.90kg;选出了性状优良的Ⅱ类无性系C-07,C-06,C-10,其平均单株产量4.72kg.优选无性系的平均单株产量遗传增益为31.53%,果实增大67.99%.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锥栗无性系产量变异及选择的研究 [J].
梁一池,黄铭利 ;
郑金炎,范辉华 .
经济林研究, 1995, (01) :5-8
[2]   棉花杂交亲本距离估测与聚类分析方法的探讨 [J].
刘继华 ;
于凤英 ;
尹承佾 ;
陈茂学 ;
王海涛 .
华北农学报, 1991, (01) :18-27
[3]   基因型聚类的终止判据 [J].
俞世蓉 ;
郭蔼平 .
生物数学学报, 1988, (01) :48-56
[4]   水稻杂种优势与遗传距离 [J].
徐静斐 ;
汪路应 .
安徽农业科学, 1981, (S1) :65-71
[5]   冬小麦数量性状遗传差异及其在作物育种上的应用 [J].
毛盛贤 ;
刘来福 ;
黄远樟 ;
冯新芹 .
遗传, 1979, (05) :26-30
[6]   作物数量性状的遗传距离及其测定 [J].
刘来福 .
遗传学报, 1979, (03) :349-355
[7]  
应用回归分析.[M].王学仁;温忠笎编译;.重庆大学出版社.1989,
[8]  
模糊数学与计算机应用.[M].吴万铎;吴万钊著;.电子工业出版社.1988,
[9]  
统计遗传学.[M].吴仲贤 著.科学出版社.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