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在人膝关节标本上行股骨单隧道分叉双束纤维重建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探讨其术式的优缺点。方法应用力学试验机对14侧捐赠新鲜冷冻人膝关节标本进行生物力学测试,男12侧,女2侧;年龄20~31岁。标本股骨段长20cm,胫骨段长20cm。首先测量PCL完整时胫骨后移距离和交叉韧带的应变(完整组,n=14);然后切断PCL(切断组,n=14),测量胫骨受力时的后移距离后,再将标本随机分为两组:单束重建组(n=7)和分叉双束重建组(n=7),分别测量屈膝0、30、60、90和120°5个角度时胫骨后移距离和移植韧带的应变。结果胫骨受到100N后向力量,完整组在不同屈膝角度下,胫骨向后移位1.97±0.29~2.60±0.23mm,前外束和后内束纤维交替紧张松弛。切断组膝关节明显松弛,胫骨向后移位达11.27±1.06~14.94±0.67mm,与完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束纤维重建组,在不同屈膝角度下胫骨向后移位1.99±0.19~2.72±0.38mm,移植韧带持续紧张。双束纤维重建组在不同屈膝角度下胫骨向后移位2.27±0.32~3.05±0.44mm,移植的双束纤维交替紧张,协同作用。组内比较:双束重建组在不同屈膝角度时胫骨向后位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单束重建组在屈膝90°时与屈膝30、60和120°时相比,胫骨后移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单隧道内分叉双束纤维重建PCL术在各屈膝角度均能有效防止胫骨后移,股骨单隧道单束重建术屈膝90°时后移较其他角度时增大。分叉双束重建PCL的两束纤维束交替紧张,生物力学特征更接近于正常P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