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丘陵区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稻田二氧化碳排放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16
作者
刘惠 [1 ]
赵平 [1 ]
王跃思 [2 ]
林永标 [1 ]
饶兴权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2]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 稻田; CO2; 静态箱法;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06.0090
中图分类号
S181 [农业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稻田CO2排放进行田间原位测定,探讨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稻田温室气体CO2的排放规律。结果表明,在生长季节中,有植株参与稻田CO2排放速率的日变化形式均为白天出现排放高值,夜间出现排放低值。有植株参与稻田CO2昼夜排放速率平均值都显著高于无植株参与稻田。温度(气温、地表温度、地下5 cm温度)是有植株参与稻田在植株生长期间稻田CO2排放速率昼夜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水稻作物对CO2的排放影响较大,早稻有、无植株参与稻田CO2季节平均排放速率分别为316.29±23.74和101.88±16.83 mg.m-2.h-1。晚稻有、无植株参与稻田CO2季节平均排放速率分为622.40±57.67和179.41±19.51 mg.m-2.h-1。早、晚稻有植株参与稻田的CO2季节平均排放量分别比无植株参与稻田增加了310%和347%。
引用
收藏
页码:471 / 47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