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阈下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再审视

被引:20
作者
渠桂萍
机构
[1] 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过度工业主义教育; 陶行知; 乡村教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521 [教育改革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农村教育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仍存在很多问题。揆度诸多症结之由,皆可溯源于过度工业主义教育模式的推行。几十年来,过度工业主义的教育,给乡村社会带来一定程度的"损伤"。回望历史,乡村社会面对工业主义教育模式所呈现的种种"不适应",早在20世纪之初,中国乡村教育开始现代转型之时业已出现。20世纪二三十年代陶行知的教育理论与试验,即是基于乡村社会在现代工业主义教育冲刷下的前瞻性思考。面对乡村教育的衰败,陶行知尝试进行"修复"试验,创新性构建了一整套具有本土价值的"乡村教育"理论。乡村振兴视阈下对陶行知乡村教育再审视,对于当前乡村教育振兴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12 / 12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回嵌乡土.[M].潘家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
[2]  
村庄里的陌生人.[M].赵忠平.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3]  
乡村建设理论.[M].梁漱溟.商务印书馆.2015,
[4]  
陶行知教育论著选.[M].董宝良; 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5]  
陶行知论乡村教育.[M].徐莹晖; 徐志辉; 编写.四川教育出版社.2010,
[6]  
陶行知教育文集.[M].胡晓风[等]编;.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7]  
毛泽东选集.[M].毛泽东 著.人民出版社.1991,
[8]  
梁漱溟全集.[M].梁漱溟 著;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 编.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
[9]  
中国近代学制史料.[M].朱有〓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10]  
春明梦录·客座偶谈.[M].何刚德 著.上海古籍书店.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