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附子不同程度的水解对毒性及药理作用的影响
被引:20
作者
:
朱祯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市中医研究所药化室
朱祯禄
邢蜀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市中医研究所药化室
邢蜀林
李谷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市中医研究所药化室
李谷霞
丁建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市中医研究所药化室
丁建新
徐万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市中医研究所药化室
徐万超
机构
:
[1]
重庆市中医研究所药化室
[2]
重庆市中医研究所药理室
来源
:
重庆医药
|
1984年
/ 03期
关键词
:
附子;
水解液;
大鼠;
乌头属;
药理作用;
毒性成分;
戊巴比妥钠;
小白鼠;
乌头碱;
足肿胀;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附子系毛莨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子根,是常用中药。性大热,味辛;具有回阳、温中、止痛、祛风除湿等作用,但有大毒。重要的有效成分主要为乌头碱类生物碱,其毒性成分主要为乌头碱(Aconitine),海帕乌头碱(Hypa-conitine),美沙乌头碱(Mesaconitine),均属双酯型生物碱。据报导,人口服乌头碱2—3mg,肌注0.2—2.3mg即能中毒致死。常规用水解法(即长时间煎煮)减缓毒性,但具盲目性,水解时宜很难掌握,特别在制备含有附子、乌头的中药制剂中,水解程度难于控制。为此,我们制备了不同水解程度的4个样品,每个样品保持总乌头碱含量一致,而有毒成分含量不同,然后作毒性及药理作用比较,以期找到附子不同程度水解对毒性及药理作用的影响规律,确定最佳水解程度,用以指导临床用药及含有附子、乌头的中药制剂的制备工艺。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4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药理实验方法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徐叔云等 主编, 1982
[2]
中药麻醉[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编, 1971
←
1
→
共 2 条
[1]
药理实验方法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徐叔云等 主编, 1982
[2]
中药麻醉[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编, 1971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