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太平洋热带海域厄尔尼诺年和非厄尔尼诺年期间湍流通量输送的不同特征

被引:4
作者
曲绍厚
安磊明
不详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曳力系数; 感热通量; 潜热通量; 厄尔尼诺; 海气相互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根据海洋科考船“实验三号”1986—1989年在西太平洋热带海域、使用系留气艇探测系统观测的140多次温度、湿度和风等廓线资料,利用Monin-Obukhov相似理论的半经验通量-廓线关系,计算给出该海域的动量通量M(特别是曳力系数CD)、感热通量HS和潜热通量HL以及海表温度TS和Richardson数Ri.结果表明:它们有明显的年际变化;感热通量HS和潜热通量HL与海表温度TS呈明显正相关;曳力系数CD与风速和Richardson数Ri也有明显相关关系,当风速一定时,CD值随着Ri值的减少(Ri<0时的不稳定情况)而增加,而当Ri值不变时,CD值随着风速值的增加而增加.
引用
收藏
页码:415 / 42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1854—1987年期间的埃尔尼诺与反埃尔尼诺事件 [J].
臧恒范 ;
王绍武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1, (01) :26-34
[2]   南极瑞穗站上空动量和感热等湍流通量的观测研究 [J].
曲绍厚 ;
山内恭 .
南极研究, 1989, (04) :1-11
[3]  
Observation research of the turbulent fluxes of momentum, sensible heat and latent heat over the West Pacific Tropical Ocean Area[J] . Qu Shaohou.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 1989 (2)